3月4日至5日,中国科学院绿色城市产业联盟(以下简称绿盟)副理事长、永利总站监事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秦怡一行赴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以下简称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考察交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代表出席了分院座谈会。绿盟成员单位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栗博及绿盟办公室相关同志等陪同考察。
秦怡一行来到上海药物所调研考察,上海药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阳对上海药物所的发展及概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上海药物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成就卓著、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目前上海药物所在生物医药领域科研成果及专利丰硕,在境内外多个地区建立高科技研发及产业园区,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探索,已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成果产业化效果显著。希望双方在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展开合作,助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上海药物所调研
秦怡对上海药物所取得的科研及产业化成果予以由衷赞叹,并对绿盟成员单位、院地合作进展和永利总站的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她表示,中科院办院方针“四个面向”增加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体现了党中央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上做出的新布局,未来中国必将加快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发展步伐。她希望未来双方能在优质技术及企业孵化、高新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合作空间,发挥双方在技术链、资本链、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互补,加速生命健康科技事业创新,提升生命健康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并造福全人类健康。
秦怡一行来到上海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肖功海对上海分院及所属研究所的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上海分院系统现有19家机构及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众多研究领域拥有科研优势和大批人才储备,科研实力突出,成果转化较好。上海分院打造科创型企业和培育计划的方向与绿盟的工作具有一致性,希望未来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有机材料、绿色环保等领域,与绿盟探讨深入合作空间,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分院座谈
随后,参会的各家研究所及机构代表分别对各自科研发展及成果转化情况做了介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有机所)负责人介绍到,上海有机所聚焦有机新材料、生命科学两大领域三个方向科研突破,累计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及国家三大奖,创新搭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开展技术孵化,成果丰硕。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充分发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优势,积极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政策,过去两年扶持三家技术孵化企业上市,预计“十四五”期间再支持两到三家企业上市,科研成果转化势头强劲。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围绕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取得科研突破,在先进制造、能源、信息、环境与健康、国防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专利申请成绩显著。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对上海分院下属的19家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做了详细介绍,坚持围绕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搭建产业孵化平台,挖掘和整合科技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积极搭建中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促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与泰国国家发展计划有效对接,目前已与泰国正大集团、SCG集团、朱拉隆功大学完成项目合作,有效提升中科院所属院所和企业海外市场创新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各研究所代表介绍
秦怡首先对上海分院及各院所机构参会人员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绿盟成员单位、院地合作进展和永利总站的基本情况。她在讲话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上海分院及各研究所在科研难题突破、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绿盟将围绕有机新材料与无机材料在绿色环保产业和危废处理领域的应用、智能感知微系统环境监测应用、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创新产业园建设等领域探索合作空间,尝试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在关键环节协同布局,共同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上海分院座谈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3 永利总站
电 话:010-82569888 传 真:010-82569873 邮 编:10008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南座15层 网 址: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90207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