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与生态环境部在北京举行深化生态保护监管领域合作工作座谈会,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生态环境部部长、党组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双方签署了《深化生态保护监管领域合作备忘录》,希望在加强生态状况基础调查评估、加快构建和完善生态状况监测网络体系、打造生态保护监管数据平台、建立专家服务团队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层次,实现在生态保护监管领域的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12月30日,为响应院部合作号召,中国科学院绿色城市产业联盟(以下简称绿盟)邀请生态环境部主管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以下简称研促会)执行副会长李庆瑞、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一行来访。绿盟常务副理事长、永利总站监事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秦怡,绿盟秘书长金毅,绿盟成员单位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栗博、副总经理王建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光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环所)的相关专家参加座谈。会议由秦怡主持。
会议现场
秦怡首先对李庆瑞副会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绿盟的基本情况。她表示,研促会作为生态环境部主管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内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了智囊智库、桥梁纽带和支撑服务作用。此次绿盟与研促会的对接是落实院部合作的具体举措,绿盟愿意整合中科院相关科技、人才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科技、产业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撑服务,希望双方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秦怡讲话
李庆瑞在讲话中提到,研促会与绿盟已经进行了多次交流合作,中科院的科技、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研促会发展的有效助力。他希望双方在未来加强对接,形成合力,探索在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文明法规与标准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及相关课题研究等领域的合作,深入落实部院合作相关协议,充分发挥备忘录的牵引作用,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保障。
李庆瑞讲话
与会双方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宣讲及培训、绿色城市建设规划与咨询、专题论坛、课题研究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西光所将在汉中市佛坪县建设“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园”,探索“生态+科技示范园”模式,未来绿盟可与研促会围绕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在绿色城市考评体系建设方面,双方计划联合领域内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共同制定考评体系标准,尝试在地方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此外,绿盟还希望与研促会在抚仙湖保护与开发研究工作上开展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组开展污染源精准解析与管控的方案研究,为抚仙湖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研促会希望绿盟能整合中科院相关科技、人才资源,为2020年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提供科技支撑;双方期待未来围绕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污染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等更多领域开展相关合作。
西光所环境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科深度生态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纪文利,城环所研究员崔胜辉分别就依托前沿科技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绿色城市综合考评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汇报。
研促会合作与发展部副主任李海林陪同访问。
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3 永利总站
电 话:010-82569888 传 真:010-82569873 邮 编:10008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南座15层 网 址: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9020743号-1